禪修的學習

你的選擇:學習在輪回中好好應對或達到覺悟

真正的禪修是一把打開覺悟之門的鑰匙,能為你帶來最大的利益。與此同時,你將會培養出更大的智慧和慈悲。

夏.堪祖嘉培珞珠仁波切

心靈解脫

雖然許多現代人修習禪定是為了減輕壓力,培養應對現代生活的技能,但禪修最初設計的目的並非如此。禪修的目的在於讓你的心靈掌握事物的真實本質。在這個熟悉的過程中,你將培養出專注力和靈活的技能,最終使你能夠解放自己的心靈。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這是一種完美、平靜且強大的能力,能夠應對一切。當你釋放自己的心靈時,你將熟悉這種本性。這意味著你已經擁有無限的潛能,只是一直被隱藏起來,它可以令你保持平靜、遠離壓力,並應對任何挑戰。
因此,無論你是第一次禪修,還是想了解這一種真實的修行,你絕對會從下面的書籍和課程中受益。定期、持續且真實的禪修能增強我們對自身的覺知,使我們擴大心理,作出建設性的反應和決定。這會影響我們如何與他人建立積極的關係、處理壓力以及應對困難情況。同時,它還能改善我們的認知功能和身體健康。要實現任何有意義的改變,就像刷牙或健康飲食一樣,禪修需要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學習禪修

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心靈。這個過程會帶來許多深妙的益處,同時也有世俗好處。

每天花幾分鐘作為開始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都希望立即看到成果,認為越努力,成果來得越快。但當你初次接觸某件事並開始嘗試時,需要循序漸進。人們開始練習禪修時,常常期望它會很簡單。對於其他新事物,比如學習外語,不會抱有這種期望,但當涉及大師們花費多年來修習的技巧時,人們卻期望它輕而易舉。開始時並不容易,但這不應該讓你感到氣餒。這種練習是一種心靈訓練。如第一次嘗試騎單車,你不會馬上有能力參加環法單車賽。同樣地,初嘗禪修時,你所渴望的內心平靜和應對生活的能力,你可能無法立即找到。剛開始時,你甚至覺得自己的心靈比預期的更糟,充滿壓力和焦慮。事實上,它並沒有變得更糟,那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那是因為你從未花時間去觀察它。它一直處於散亂的狀態,充滿無休止的雜念、感覺和情緒,但你從未仔細審視過,也從未完全專注於它。因此,就像任何事情一樣,最好循序漸進地開始。

如果你每天停下來幾分鐘,專注於當下,這已經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第一步。就像學習騎單車時,你可能騎不了多遠就會摔倒。初次禪修時,你可能無法保持專注超過幾秒或幾分鐘。作為初學者,沒有必要強迫自己一次坐上一個小時或數天。夏.堪祖仁波切設計了下面的課程和一些非常簡短的引導禪修,幫助我們入門。隨著訓練的深入,你可以逐漸延長禪修的時間,可以是二十分鐘、三十分鐘、一小時,甚至一天中數小時。只要朝正確的方向邁出小小的第一步,你就能逐漸培養出在任何時刻都能禪修的勇士能力。

$30 ONLINE SELF-GUIDED COURSE

An Authentic Guide to Meditation

With Khentrul Rinpoche and Dr. Adrian Hekel
This course includes a digital copy of the Authentic Guide to Meditation Book, short instructional videos and longer guided meditation practices.

學習佛教禪修的路線圖

有些人被禪修吸引,視其為改善自我或成為另一個更好自己的方法,通常是為了世俗的目標。然而,佛教修行的終極目標是找到我們俱生已有卻無法看見的東西——清淨、俱生的真實本性。我們圓滿的佛性擁有無限的慈悲與利益他人的善巧方便,以及無限的力量。認識到這種本性將帶來超越此生的幸福,且是終極且永久的。為實現這一目標,許多傳承大師都曾努力實踐,並傳承了特定的禪修技巧和其他方法。如今,許多人自稱是禪修導師,且有大量新時代(New Age)的資訊流傳。因此,確保你擁有並理解那些指導是非常重要的,它們經過數世紀的考驗、並由實現其教義的大師傳下來。同樣重要的是,為你的禪修之路獲取一張路線圖。這樣,你就不必擔心或懷疑自己是否做對,或者是否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通過學習止(Shamatha)和觀(Vipassana),你將清楚知道會遇到什麼。透過閱讀夏.堪祖仁波切的書,你可以獲得一張清晰的路線圖。對於那些想提升禪修的人,可以從《真.禪修指南》開始。即使你不是佛教徒,也能從中受益。對於那些想了解禪修在佛教修行中定位的人,可以閱讀《照見真實》(Unveiling Your Own Sacred Truth)第一卷。這本書概述了如何在修行中提升自己。

English Language Book Cover of Authentic Guide to Meditation Book by Khentrul Rinpoche

An Authentic Guide to Meditation 

By Khentrul Rinpoche and Adrian Hekel

My hope of this book is to guide you to finding a type of meditation that will “bring you home” whenever you choose – to a space of calm clarity in which you will find peace and restore your energy or from which you can effectively engage in the world. Yet above all, I hope this book can serve as a “bridge” to enlightenment, whether you are following a Buddhist path or any other authentic spiritual tradition.

English Language Book Cover of Unveiling Your Sacred Truth by Khentrul Rinpoche

Unveiling Your Sacred Truth: The External Reality

By Khentrul Rinpoche

In this first of three books, Rinpoché explores the external reality of the world that we encounter on a daily basis. Through a wealth of practical advice, he provides us with a variety of methods for working with the many ups and downs that we face. He then encourages us to probe deeper into the very nature of our experience in order to develop insight into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to us and how to make the most of the precious opportunities that this life has to offer.

Khentrul Rinpoche's Profile on Insight Timer

想有多快實現轉化?

修持禪修證悟的速度取決於你的發心和目標,而非僅僅是你修習的時間長短。兩個人可能全力修習一個月,但由於動機不同,他們獲得的利益可能截然不同。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修持了十幾年禪修,卻毫無證悟,而另一個人可能在十天內得到證悟。

乍看起來,這可能有些奇怪或違反直覺。因此,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這種修習。如果你的目的僅為減輕壓力,那麼你的發心是非常有限的。這對你來說,可能看似是一個巨大的目標,但在整體中,它其實很小。如果你立志幫助所有如同虛空般無量的眾生獲得解脫,讓他們找到終極的和平與幸福,並揭示他們自身的隱秘實相,這樣的發心是極其廣大的。後者的動機是依於菩提心(Bodhicitta)的力量,這在終極層面上與你自己的本性無二無別。因此,你是在試圖揭示你真實本性的平靜,並依靠你真實本性的無限平靜來引導你。每當你懷著這種發心來禪修,那一刻,你的力量會被無限放大,你可以想像這是乘以無限倍。如果你只專注於減輕壓力,以便在輪迴中更好地應對,那麼你並未依靠你的真實本性來實現轉化,你依賴的是輪迴。而在輪迴中,地球上有超過八十億人。你並不關心其他人是否也能獲得平靜,因此你的聚焦非常狹窄。因此,你每次的禪修,可以想像成或許只放大了十倍。這並非毫無意義,因為你在禪修,但由於你心念的力量有限,這種轉化並不強大。你的進展不僅取決於你所獲得的智慧,還取決於你在生活中積累的善業功德。你擁有的善業功德越多,你的修行進展就越快。立志幫助他人比僅僅為了自己,更能快速地積累善業。因此,如果你想要真正的「為了自己」,並在生活中減少壓力,你需要同時關心幫助他人。這種更大的發心將幫助你更快實現減輕壓力的目標。為了更好地理解這種發心,夏.堪祖仁波切鼓勵你學習菩薩道。

進階的禪修

一旦你掌握了禪修的基本技巧,卓登(Dzokden)提供了許多基於秘密咒乘的深奧且進階的修持。總體而言,我們的團體專注於這種進階的修持,旨在讓修行者以最快的速度與真實本性相連。這是因為我們的傳承——覺囊派強調智慧的體證。他們希望修行者通過非分別概念的修持,盡快揭示自身的佛性。對於那些認真追求覺悟的人,夏.堪祖仁波切提供了時輪金剛圓滿次第的修習,即六支金剛瑜伽之道。每支瑜伽都包含深妙的禪修技巧,它們依於你自身所揭示的佛性。要有效修持,需要學習和實踐時輪密續,培養對自己、導師以及此傳承的信心。這些修持包括專注地念誦咒語、在暗黑中隔離身、口、意的禪修、凝視天空的禪修、以秘密出入息法和瑜伽式子直接於微細身上起作用,處理你的情緒,以及許多其他殊勝的善巧方便。所有這些練習只在弟子對上師懷有愛與虔敬、對修行充滿信心、並將佛法視為人生首要目標時才會生效。請記住,禪修的進展速度,最重要的因素是你修持時的動機。這些修持也是如此,它們不僅依賴於技巧和技術,還依賴菩提心、清淨的感知及對上師的虔誠。

上師相應法

與上師以不相離的本性來禪修

本尊真言及觀想

修習禪定

三遠離暗房修法

等同於大圓滿或大手印

六支金剛瑜伽

時輪金剛圓滿次第修法

時輪金剛道

六支金剛瑜伽

加入我們的郵件列表

隨時了解所有線上服務和社區活動。